导读:2017年3月29日,2017年春季全国磨料磨具行业信息交流暨第六十五届中国刚玉碳化硅交易会在青岛举办,会上财政部科研所研究员、经济学博士、财政部综合经济预测与财政政策分析组成员、中国社科院宏观经济运行与财政政策研究组主要负责人张鹏先生作了《2017 年宏观经济形势与经济体制改革——暨2017年“两会”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学习》的报告。以下内容根据录音整理:
财政部科研所研究员、经济学博士张鹏先生
一、“L”型底部运行与“两会”确定的总体发展战略
2016年开始,中国经济基本进入到L型的底部运行。在这个前提下,经济发展要“稳”成了中央的大局,中央要求在这个过程当中,要把形势、问题、矛盾、转型的动力等都要稳下来。而真正稳的方法,不是求稳维稳,而是在稳的过程中积极寻找和培养新的要素和变量,这个稳不是静止的稳,而是动态的稳。底部运行就是在稳的基础上不断积累新的动能、要素,要在“稳中求进”,这就是我们今年工作的总基调,也是在当前形势下寻求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方法论。
但是大家也知道,我们已经完成了四个全面的战略格局,接下来我们要在坚持问题导向的前提下动起来,那么谁来作为行动的主线?对此中央给出了非常明确的答案,就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明确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供给侧,什么是供给侧,就是产生新的商品和服务的一侧,实际上供给侧强调的就是实体经济,实体经济是立国基础,所以今年我们要把发展的重心牢牢放在实体经济上,必须要见到实体经济能够转型;二是结构性,既然是结构性,我们就要放弃过去很多的数量思维、规模思维,把目光聚焦到结构的改善、质量的提升、效益的提高。中国经济的发展已经从数量时代走向了质量时代,今年我们的供给侧改革要落到我们的产业层面、企业层面,质量层面,产品层面,工匠层面。从去年的经济工作会议到今年的两会,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我们的工作重心已经落到了实体经济的发展上,是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核心的转型发展。
今年中国经济“L”型底部运行会遇到的宏观风险有两个:一是生产增速的放缓,这里具体有三个问题:
1、生产性固定资产高折旧风险。大家都是做实体的,两种情况会导致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的加速,一是经济处在转型期,如果一个经济体要大量推进转型,它就会导致大量的生产设备加速折旧,同时要投入大量的新设备投入到生产当中,银行从2015年四季度以后就很少接受生产的固定资产作为抵押物了,因为你的内在价值存在不稳定性,造成很多生产企业融资链条的中断;二是技术进步,或者说是创新驱动,很多生产工艺和设备,在技术突飞猛进的前提下,你的生产周期越来越短,设备的折旧压力越来越大,这个大家应该都有感受,但是转型升级必须搞,创新发展必须搞,在这个前提下我们不太可能降低设备的折旧率,那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主要思路是三个方面,首先是要让创新以最快可能性覆盖市场,你形成创新就能大量渗透到市场,产生效益,无论你是国企还是民企还是外资企业,要保证创新主体地位一视同仁,政府对创新的管理要转变思路,政府在创新的管理上不能轻易说不,对新事物要按照实际活动中是否有违规进行认定;其次是加速折旧会导致大量的存量资产的损失,我们要通过增量的创新资产进行弥补,主要就是知识产权上,我们接下来必须要对知识产权实施综合管理,要对知识产权进行保护,同时要加快知识产权的定价和质押,在这里我们安排两项重要的融资,一是知识产权的银行抵押xx,二是知识产权收益权的基金投资类产品,给我们的创新型企业快速实现知识产权的变现能力提供了支持;{zh1}要将资产的功能属性和价值属性适度分离,让价值属性摆脱功能属性的折旧,要完成资产资本化改革,我们都知道资产有两个属性,一是溢价属性,二是收益属性,资产的融资渠道主要有三个:1、股权化,这个是同时继承溢价属性和收益属性的路径,但是时间长、门槛高,今年要加快IPO进程,加速主板市场上市速度,创业板市场要大力鼓励发展,同时要做好知识产权估值和收益估值,新三板的企业现在已经过万了,个人估计上限就是一万三四的样子,所以大家要在今年抓紧时间,柜台市场方面今年要召开第五次中央金融会议,地方是否会获得金融市场权利值得期待;2、债券化市场,不仅银行可以做,民间也可以做,这个路径是最宽的路径,是资产资本化的主体路径,但是债券无法分享资产溢价属性,只有收益属性;3、保险资产化,保险合约可以使我们的资产价值不贬值,好处是随时随地随便,灵活性高,坏处是无法继承资产的收益和溢价属性,也就是说只能保值,可以作为一个辅助性的道路。
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上市公司在转型过程中,只要他的方向正确,虽然会产生大量的资产折旧,但是他的股票价格不会跌,这大大降低了资产折旧的风险,合理运用上述三种路径,会对我们抵抗资产折旧有很大的帮助。
2、高杠杆风险。从目前来看,中国全社会的杠杆率是156%,应该说是偏高的,而其中{zg}的是工业企业,大家知道,经济学中的杠杆率就是你企业的债务水平,即你的总资产中有多少是由债务组成的,债务占比越高,你杠杆就越高,换句话说,我们工业企业的资产覆盖率就是衡量杠杆的重要标志。去年年底我们工业企业资产覆盖率是57.3%,换算成杠杆率就是245%左右,明显高于国际公认的180-220%这个合理区间。
对于该问题,中央的要求是在控制总杠杆不增长的前提下,把降低企业杠杆率做为重中之重,具体来看,首先要立足企业自身,要鼓励企业多进行股权融资,引进战略投资,鼓励企业把已有资产充分的挖掘和利用,现在企业有很多已有资产银行是不接受的,但是不代表市场不接受,可以把银行不接受的部分做成资产证券化的产品。还有就是债转股,我们民营企业很难成为直接受益方,但并不妨碍我们参与到这个过程当中,本轮债转股的市场化,不同于以往银行承担风险,而是由资本抵押公司承担风险,资本抵押公司会更为慎重选择合适的产品,所以最终纳入到市场化中的大部分债转股是属于抵押物不太好,但是市场收益明显的产品,比较适合我们民营企业进入,{zh1}国家会严格限制国有企业的杠杆率,纳入领导班子考核,减少国有企业无顾忌的融资挤压市场的行为。与此同时,政府是要借助于三张资产负债表(政府资产负债表、企业资产负债表、居民和家庭资产负债表),适当调整其中的比重,今年我们的政府会通过加大支出,扩大赤字等积极财政政策,来承担我们的企业一部分杠杆。
3、资产循环链条的修复和完善。2016年第四季度,从我们政策研究和制定者的角度来看,实体经济的发展条件应该是非常的好,成本大幅下降,政府管制大幅度得到控制,但是从运行感受者的角度来看,压力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在加大,就是因为传统融资链条中断了,企业依靠滚动发展的方式受到了很大的压力,整个发展动力大幅度下滑。
那么如何解决链条中断的问题?首先我们要让两个中断中的传统抵押资产更好的让金融市场所接受,那么什么样的企业有资格获得市场的融资,我认为要想获得规范的低成本的市场融资,不是所有企业都有资格,只有两类,{dy}类是有资产有钱,第二类是经营的好,收益状况明朗。你又没有抵押物,又没有收益前景,凭什么获得市场的支持。换句话说,可以获得融资的企业,必须表现出你的企业具有特长,有竞争力。只要你有本事,那么从今年开始,我们要打造三大收益权质押融资,一是推动银行建收益权的质押xx,这种方式表面上看有抵押,其实对于企业是没有实质抵押物的,属于信用xx的范畴,二是允许企业发行具体项目收益权,三是鼓励支持企业拿着项目收益来作为基金的投资产品。
其次要挖掘新的可供抵押的资产,是否企业还有可做抵押的信用。对于新的可抵押资产,这个目前是不好找的,企业明面上的可抵押资产已经都用完了,那么接下来只能从两方面找,{dy}个方面是生产过程,磨料磨具行业的企业都有库存,有存货单和仓单,接下来政府打算允许企业做仓单融资或者仓单质押,这里要解决的问题是仓单的法律属性,现在仓单只是提货凭证,要在法律层面上将其提高到物权凭证,货单相符,这需要我们的仓储体系,物流体系都进行配合调整,大家要看到这里面的商机。第二个方面是生产行为,企业要用电,用水,排污,可以将这些行为设定成权利,比如排污权,用水权,用电权等,你如果节约了这些权利,比如你今年本来要用10万度电,你只用了8万度,那节约出的部分就可以用作抵押。
{zh1}我们要让投资性资产为生产性资产助力。现在融资困难的都是民营企业,咱们的民营企业家现在从企业角度来看都没有很大的融资空间,但是从个人角度来看,还是有点钱的,那么现在企业经营有压力,银行不给你xx,但是你在北京有两套房子,你可以用房子抵押,那你肯定会想现在实体经济压力这么大,房子又是处在高溢价期,要是xx出来做实体,赔了就不划算了。
那我们需要做两件事情,一是改变收益率,要让实体经济收益率提高,让投资资产的收益率降下来,从政府角度通过税收来进行调控,降低企业税负,今年的减税有两大方面,一是营改增,要从四挡降为三挡,总理说了今年的税改不能停留在纸面上,要直接让税率下调,让企业真正感受到税负降低;二是企业所得税改革,今年30万以下应纳税所得额的企业减半征收所得税的政策,会扩大到50万,对于企业研发费用不仅不征税,而且要加倍抵扣,你研发费用100块,按照150块扣除,今年在这个基础上再增加25%,变成175块。今年不仅可以选择半周期折旧,还可以选择双倍余额折旧,对刚更新的固定资产效果很好,你设备的价值越高,当年税负越轻,对于100万以下的固定资产,当年就可以投资抵税,政府要卯足了劲给实体经济减税。第二件事情就是如果你不愿意拿自己的房子做抵押,那你愿意用20年的租赁权做抵押吗?可能你会同意,那我们就要把投资性资产的使用权和收益权进行分置改革,具体来看,一是房地产市场要把租赁权和产权分开推,大力推进租赁型房地产权立法,要利用房屋租赁的价值为实体经济发展助力;二是农业用地上我们要实施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的三权分制改革,所有权归集体,经营权可以充分参与到金融活动中,国资委管的是资产的资本形态,只要土地的资本价值在国家的账面上就可以了,至于这个资本运营是民营还是国营,就交给市场自行支配。
二是资产市场的运行问题,现在形成耗散结构,资产价格越来越高,而收益率越来越低。因为资产价格定价法是边际价格定价法,收益率是平均价格定价法。你做企业应该知道,假设我们年初卖一件货是1万块,年末卖一件货是2万块,今年一共卖了100件货,那你今年营业收入就应该是按照15000*100来计算,这就是平均价格定价法,我们的GDP增速就是按照平均价格定价法的增幅计算的。但是房地产不一样,楼盘开盘,年初1万块一平,年末是2万一平,那这个楼盘的总价值就按照年末的2万计算,这就是边际价格定价法。在这个条件下,资产市场的增速,一定远远超过GDP的增速。但是收益不行,利润不行,企业创造的价值都是平均价格定价法下计算出的,我们超不过GDP,但是资产价格可以远远超越,在这个条件下,让资产价格和收益率都向下,不太可能。按照正常的道理就会出现调整和崩盘,我们要阻止这个情况发生,给企业发展创造稳定条件,那我们就要膨胀系统,把我们的资产蛋糕做大一点,依靠资产溢价xx我们的资产收益率上涨,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如果你超发货币,房产价格肯定上涨,那我们就要做溢价,要弥补资产收益率的不足,维持稳定。但是这个过程中,需要实体经济的复苏,如果实体经济没有起色,那这种行为就是饮鸩止渴。你把泡沫人为扩大,给实体经济发展创造稳定环境,要是实体经济没起来,结局会更难看。
大家可以看到,周小川行长在博鳌论坛上讲让大家不要浪费财政和货币政策给大家创造的平稳市场环境,现在来看,货币可能要启动退出政策了,上半年增量加息的进程已经启动,下半年对货币投放要更加严格控制,在这种情况下对我们来讲是件好事,一旦启动加息,很多资产溢价能力就下来,这样房地产市场和实体经济之间的PK能力就会减弱。今年我们努力的方向是让金融资源以收益为导向来配置,而不是以溢价能力为导向来配置,很多金融产品现在都是从较好收益考虑,而这个较好收益就是我们实体经济的特长。
对于资产市场我们主要聚焦两点:
1、房地产调控。今年的房地产调控我们要坚持一个原则、两个理念、多策并举的方针。一个原则就是“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很多人看到这句话,都直接把眼光放在后半句了,但从逻辑上来看,这句话{wy}出现两次的词是“用”,所以这句话的完整逻辑应该是首先房子是有用的,然后才是用来住,而不是炒。在这个逻辑下,房子既然是有用的,那么多建房、建好房、建老百姓有用的房子这是符合国家政策导向,房地产市场一定国家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房地产产业也一定是国家重要的支柱型产业之一,要大力促进房地产产业和市场的发展。但是要注意,房子只能用来住,不能用来炒。中国三线以上城市是房地产市场的重点调控对象,大家都知道,你如果来自北上广深这些城市,几乎买房子都会xx,那么只要控制住了xx,就控制住了房地产市场的方向,对刚需和投资型的xx要通过首付比例提升和加杠杆率的方式来区别对待。在整个调控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房子走向住,而不是炒。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人举出的个例,不会动摇政府对房地产调控的决心,房地产市场已经没有退路了。
两个理念,{dy}是既要抑制房地产泡沫,又要控制房地产的大起大落。去年我们还在讲要防范房地产泡沫风险,今年已经明确要抑制了,说明现在的情况已经迫不容缓了,不过也不要担心,我们不是要挤破泡沫,只是控制。第二要防止房地产大起大落,这里要强调,大起大落主要是针对房地产市场,而不是房地产估值,如果你动了房地产估值,可能会引起房地产市场的大的波动,这里要注意,政府在这里只是保障居民基本用房托底工作,对于市场本身多层次差异化的需求,政府没义务也没能力进行干预,所以不要指望房地产出了点问题,政府会大规模冲进去托市,中国300万亿房地产市场,两倍于中国年财政收入总量,抑掉10%就是30万亿,占去年GDP的40%,谁能托的起?
多策并举,这里重点谈下去杠杆,这涉及到调整整个房地产市场的格局,房地产现在的建设格局我们称为三高模式,房地产开发企业既是开发服务企业,又是资本主体,是高负债、高杠杆、高资产的三高企业。接下来的改革就是要对房地产企业去杠杆,具体就是要积极推动房地产企业回归房地产开发服务商的本职,调整公司结构,将投融资环节进行独立和剥离,从高负债、高杠杆的重资产经营模式转变为重服务、重管理的轻资产经营模式,房地产企业的任务就是买好地,认真规划建设方案,完善小区设施建设,至于融资工作,要与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等外部股权、债权投资者协作开展房地产开发活动,这样便于政府管控,上个星期一,我们的中国人民银行已经公布了房地产信托基金的管理办法,也就是说这个改革已经动起来了。我们要注意,工程承包领域以后都会产生重大变化。作为投资者,中国房地产市场以后会从建房人和购房人的主体,变成四个主体,即房地产开发,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还有购房人,在这个前提下,你是买房住还是做投资就可以分开了,如果你要住,就买房子,如果是投资,xx可以购买信托基金,我们为什么出现大量空置房,就是因为你买房子做投资了,现在分离之后,你不需要直接购买一个房产实体,从而将房地产市场沉淀的资金引入实体经济,支持设备更新改造、创新驱动投入和企业转型发展。
2、汇率问题。现在来看今年中国汇率的贬值压力还是比较大的。今年两会决议说的是要坚持汇率市场化改革方向,保持人民币在全球货币体系中的稳定地位。我们可以猜测,今年中国的汇率政策有三个方向,{dy}是坚持汇率市场化的改革,要让更多主体进入到中国外汇市场当中,把外汇市场从一个交易场所变成一个投资场所,第二定价基础不应该是人民币对美元,而是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只是美元是非常重要的一种,第三波动幅度会加大。在这三点下,市场越来越走向从交易型市场向投资和风向对冲型市场,而汇率波动又加大,会对我们的实体经济、进出口管理造成一定风险。
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是把结汇期适当延长,比方从日期结汇转为一个月内择期结汇,你可以选择自己{zy}的时间点。另外一方面是提供各类避险工具,比如外汇远期,现在在这个基础上,对掉漆交易、互换交易、外汇期权交易等进行大量探索,短期内这些交易避险手段就将和大家见面,我们会有效管控汇率风险。对于保持人民币在全球货币体系中的稳定地位,这需要人民币有三个特性,稳定性、流通性、收益性。稳定性角度来看,我们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要维持在一个合理区间,不发生大变化;流通性方面,有人说今年中国要加大外汇管控,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大家,我们的国家是经常项目下的外汇管控国家,只要你是正常的走出去贸易、投资,今年{jd1}不会出现外汇短缺的问题。收益性方面,就是我这个资产要保持稳定,必须让别人觉得我该持有,这需要对比美元的收益性,美联储今年已经全面开启加息进程,我们必须要跟进美联储的加息进程,于是在这个过程中,今年我们的货币成本会相对偏高,这个问题对实体经济来看,短期是有压力的,但是中远期来看,在获得xx的可能性上讲,会获得很大的优势。
二、当前经济宏观形势
1、GDP运行情况现在持续放缓,这主要是效率因素、资产因素、租金因素、要素因素的下降导致的,要通过改革提升这些因素的效能。刚才说了比较多的金融知识,我们来拓展下,讲到产业层面,大家知道所谓的经济租金就叫做垄断利润,那么三个主体可以产生垄断,一是创新租金,二是行政租金,第三是市场垄断企业的垄断租金。这里创新租金不是我们改革的对象,我们不仅要维护创新租金,而且要大力支持,要通过鼓励政策激励我们的创新发展。行政租金方面,大家知道政府正在进行放管服改革,今年年底我们会看到两份清单,一个是权利清单,这个是管政府的,政府只能在清单内履职,就是政府法无授权即禁止,二是针对推诿塞责情况的责任清单,即只要是清单上的内容,政府必须履行,一个责任要好几个部门承担,实行首问负责制,你只用找其中一个部门,他就必须和你一起把这个责任履行完。对市场主体来讲,明年会出台一个负面清单,只要上面没有列入的,都是大家可以做的,法无禁止即自由,我们大家可以拭目以待。对于市场的垄断企业,国家正在进行改革,今年是能源改革年,电、油、气这三大行业今年统统纳入改革,以电为例,今年要对电网行业着手,电网主要是三件事,要使主电网和配电系统分离,将来配电系统比如小区电网要适当允许民营企业参与,在受电侧要实现大范围竞争,我们要组建电力交易市场,不仅有电网企业,还要有电力企业,不仅有用电企业还有大量跟用电无关的企业都可以进入,充分引入竞争,xx行业发展。所以大家不要认为我们现在的市场还是一个惯性市场,我们的市场正在经历大的转变,经历大的转变调整和创新。
2、消费市场,大家可以我们的消费增速图。
可以看到去年咱们的消费波动性和被动性很大,比如中国去年的汽车销量非常好,全年增速高达14.4%,为什么汽车增速这么快,除了正常市场因素外,还有别的原因,比如五月份部分城市传出要限牌,七月份又传出新车优惠政策要取消,年底又开始传新能源汽车补贴方式要改革,这都构成了恐慌性购车,这种被动型消费,透支了一部分今年的汽车消费能力。所以到了今年的1-2月,汽车的增速变成-1%。去年被动型消费领域除了汽车以外,还有家电和家具领域,所以今年房地产形势如果不是特别好,这两个行业多少也会受到一定的压力。
3、固定资产投资的相关情况。
从图中大家可以看到,今年年初投资从去年的8.1%提高到8.9%,略有好转。但是我们的到位资金的情况,对比去年同期是大幅下滑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zd0}的原因是资金成本的抬升。对此政府将在固定资产投资领域适当加大扶持力度,我们今年的基建力度非常庞大。但是政府现在也不是很有钱,今年政府财政赤字是3.18万亿,创了新高,{wy}的出路就是实行PPP模式(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是公共基础设施中的一种项目运作模式),基建是磨料磨具领域重要的下游,大家要适应这种新模式,今年的PPP和以往有所不同,今年PPP项目下的基础设施可以做成资产证券化的产品,沪深两市交易所已经表示只要是该类产品,即发即挂。我们民营资本方要盈利的更多,建议大家也可以参与。
4、出口情况从整体情况来看还不错,但是今年2月份,咱们的进出口差额是-91.5%,也就是说2月份已经是贸易逆差了,主要原因是进口价格的提高,有人担心中国会不会因为贸易逆差而缩减进口规模,从而导致国内原材料价格进一步上涨,从现在来看,应该还没有这个政策安排。从国际形势来看,无论我们是否限制,今年的原料价格都会上涨,这是国际市场的问题。另外简单说下服务贸易,大家知道我们做商品贸易出口是有退税的,服务贸易出口也有会退税,另外我们今年也会建设支持服务贸易出口的基金,国家推进制造业从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企业转变,我们是否也可以思考对企业的生产形态和组织形态进行调整。
5、引进外资的情况,今年前两个月还算保持稳定,但是2月份情况不是太好,从我们的对外投资来看,2月份下降了52.8%,这主要是政府加强了监管,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资本市场下的资金流出。
6、实体经济情况,总体来讲还可以,我们来看下PPI指数(生产价格指数)。
浅色的线是购进价格指数,深色的线是出厂价格指数,有人说中国经济39个月的PPI负增长,对中国实体经济造成了影响,我个人认为是不正确的,虽然是39个月负增长,但大家可以看到浅色的线始终在深色的线下方,说明购进成本下降幅度高于你的出厂价格下降幅度,对企业并没构成很大损害,但是到了去年10月份,两个PPI都转正了,转正以后企业将被迫增加库存,短期来讲对国家经济是有利的,但是对企业来讲,存货投资如果过快,会造成一定的压力。现在我们可以看到,浅色线已经比深色线高出两个百分点,这说明咱们制造业整体利润受到了极大的考验。
我们都知道,一条健康的产业链,增加值主要应该在生产工艺复杂,技术水平高,产品不可替代的环节实现,咱们来看上图。我们把产业链分成四部分,分别是原材料采掘,原材料加工,中间产品和制成品加工,制成品和消费品。大家可以看到今年的二月份原材料采掘业价格涨幅在33.5%,原材料加工涨幅在14.2%,加工工业是6.2%,而制成品只有0.8%,整个行业的利润率在向产业链的前端集中,这样中后段压力更大。我们的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利润总额比上年增长2.2倍,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增长1.6倍,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2.3倍,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42.9%,而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0.2%,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2.1%,汽车制造业增长10.8%,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2.6%。
在这个基础上我可以给大家一个2017年经济形势的预判,2017年GDP增速在6.5-6.8%之间,基本保持平稳。房地产的价格全年横盘,房地产投资增速保持在3%左右,甚至更低。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预期仍将低于10%,但民间投资的增速预期加速,而国有控股投资增速预期下降。消费的增速保持平稳,预期增速为10.5%左右。进出口形势将有小幅度的改善,全年的人民币记价的贸易总额出现约2%左右的增长。货膨胀压力显著上升,CPI破3的可能性增加。
三、侧结构性改革与实体经济发展
什么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实就是让供给去匹配需求,我们的需求正在发生变化,中央说从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将渐成主流,模仿性和排浪式的消费阶段基本结束。在这种条件下我们的供给体系,需要既有高的质量、又要有较高的效益,而且还要有较低的成本,在这两高一低的条件下要生产出大量优质的差异化产品,这才叫完成供给侧改革。
今年是供给侧改革的攻坚期,我们把适度扩大主需求,列入到我们今年改革的重要的支撑,所以越往后走我们会发现我们面对的需求就会越陌生。举个例子,比如3D打印和增材制造,我去德国经济部的时候,他们跟我说德国在21世纪以前主体需求是稳定和共性的需求,21世纪以后是灵活和多变的需求,那么德国在21世纪以前就需要企业能够生产成本足够低,质量足够好、生产效率足够高的标准化产品,于是{dy}要形成中心外围模式,即我有一个中心企业生产产品,其他企业围绕我的生产提供服务,第二这些企业要膨胀规模,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第三要延长产业链细化分工增强专业化的程度,第四要形成产业区,大家都在一起形成范围经济和生产集聚,这些政策其实我们都很熟悉,就是我们目前在做的。而在21世纪以后,面对灵活多变的需求,供给体系就要发生变化,原来的模式就出现了问题,我为汽车企业生产发动机配件,慢慢的我发现市场需求发生了改变,于是我对下游汽车制造商提出要改变需求,但是下游汽车制造企业并没有感觉到市场变化,他就会拒绝我,那我就动不了了,中心外围模式应对市场反应缓慢的劣势就凸显出来,中心企业一调整,那所有产业链上的企业都要调整。德国人换了一种思路,要更好的增xx率,那么就需要把生产链条缩短到一两个企业,直接面对市场,这样做的后果是市场效率提升了但是生产效率极大的下滑,这就需要一种新技术和新模式的创新来应对,新技术就是3D打印,新模式就是增材制造,我们不需要通过减材层层分工,要实现这一理念关键一是设备能够支撑复杂的生产工艺,二是材料能够满足跨越生产链条。美国人也认为差异化生产匹配个性化需求的关键点在于要打破中心外围模式,让很多外围企业直接面对市场主体,重新定义制造,把制造变成“制造+再制造”的组合,比如你买了一个Ipad,买回来都一样,但是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的耳机、外壳、支架,几个月后都不一样了,每个生产企业都直接面对了消费者,美国就这样将制造业打造成分布式模式,这样一来,3D打印的优势就很明显了,作为消费者我没有找到自己想象中的外壳,那我可以通过VR(虚拟现实)和AR(现实增强)技术来挑选合适产品,通过3D打印完成,我们可以看到这些新技术都是层层递进,目的就是为了匹配新的市场需求。
我们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是这样的目的,中央表示我们的企业未来应该是小型化、专业化、智能化。同时大家要注意质量{dy}有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你生产的产品质量要有保障,第二是唯有质量{dy}的产品才能匹配差异化需求,举个例子,你去买车,不管买宝马奔驰,你会不会关心这辆车能不能跑到20万公里?你关心的是大灯你喜不喜欢,内饰你喜不喜欢,这就是质量{dy},共性的质量问题你不会去考虑,你考虑的是差异化的质量,只有质量{dy},市场才能实现差异化的配置。
四、磨料磨具行业的几点建议
对于今年中央的各项举措来看,对我们磨料磨具行业都有很大的支持,我们既是国家的“四基”(基础材料、基础技术、基础工艺和基础零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国家“四新”(新业态、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的核心支柱。
那么我们的行业首先肯定要坚持质量{dy},要培养工匠精神,打造样板企业。
其次我们要利用好营改增的历史机遇,申请专业园区和低税走廊,申请了专业园区后接下来会有工业用地等一系列的改革以及园区内部统一税收的安排,大家还可以考虑到借助一些行业形成低税走廊,因为现在增值税是6/11/13/17四挡,如果你做得好,比如你为了供给侧改革要创新研发,那你成立一个制造服务型企业,为下游企业提供产品解决方案,这个过程中,你购进设备的增值税是17%,但是你自己才缴纳6%,这样你迅速形成一个低税产业集群。
同时,我们要寻求合理估值方法,主动开展资产资本化改革,避免行业高附加值、高杠杆率风险。
{zh1}提升行业创新理念,成立行业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机构,明确行业研发费用目录明细。
来源:中国磨料磨具网|磨料磨具协会